高分子物理
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
课程负责人:丛后罗
课程概况
本课程是高分子材料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,主要面向高分子材料行业合成、加工及改性岗位,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,课程团队将传统的教学知识点、模块进行了全面梳理,构建了高分子物理知识内容结构导图,形成系列思政“故事”:典型人物(橡胶人)、科技成果(橡胶科技)、典型事件(橡胶故事)等,并将高分子物理的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相结合,建立了四级知识点目录,形成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并实施。本课程将抽象的高分子结构与专业特点和专业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,培养学生吃苦耐劳、坚韧不拔的品质,增加学生职业认同感,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,坚定专业自信。
教学现场
教研心得
1. 挖掘思政元素
团队成员定期开展集体备课,挖掘思政元素并开展讨论和经验交流。例如,讲授高分子溶液时,高分子溶剂多是有机溶剂,挥发性大,有的高分子溶剂毒性大,危害身体健康,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,为保证使用者的安全,以及不危害和污染环境,授课时特别强调溶剂的使用原则。同时,自然地融入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思政教育点,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,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,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绿色生态发展观。
2. 创建思政专题
把当前社会热点作为思政元素,融入专业知识和技能,创建课程思政专题。例如,把航天员用的材料作为专题,在知识讲解中引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航天员为国争光的精神,激发学生立足专业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。结合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,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专业自信,培养爱岗敬业的价值取向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
3. 教学实施
目前,我们在智慧职教云平台建设了本课程的SPOC,建成了教学标准、教学课件、教学设计、微课、视频、题库等丰富的教学资源。教学实施过程包含课前、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。课前将思政点相关的教育资料发给学生,如典型人物、重要事件等相关文件、视频,让学生完成课前思考和讨论。课中总结学生的课前任务完成情况,教师通过验证、理论分析、学生讨论、总结归纳等教学方法,解答学生的疑问。课后,通过作业和拓展试验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。教学过程中,课程团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,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、学习效果,努力避免“两张皮”“贴标签”的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