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舶操纵
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
课程负责人:张树奎
课程概况
本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,旨在培养学生的船舶操控能力、安全避让意识、团队协作精神、应急应变素养等专业核心特质。课程内容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劳动教育、服务国家战略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等元素通过情景有机融入到人才培养主线中。本课程在满足海事国际公约和中国海船船员适任培训大纲的基础上,以“一带一路”中欧航线为载体,按船舶操纵的典型场景“进阶式”构建课程模块任务,通过“任务驱动”与“模拟仿真教学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培养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。
教学现场
教研心得
1.课堂教学千锤百炼
本课程教学以行动导向为指导,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基于岗位实际,注重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耦合嵌入。课程以学校打造的仿真模拟船、停泊实习船、远洋跟岗实习船、顶岗实习船“四船”联动公共实训平台为依托,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创设教学情景,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体验感、获得感、成就感的提升。课程思政教学素材贴近学生兴趣需求,以触动灵魂为目标,注重触发点的引爆共鸣,将学生的学习激情固化为内在动力。
2.师资队伍精挑细选
课程团队注重教师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“基因式”融合。注重教师与行业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的衔接,实行教师五年一周期的企业轮训制度,课程团队成员均具备五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。注重教师思想引领的厚度与宽度,开展课堂思政能力培训,同时,以党业融合和多角色育人为依托,培育课程团队立德树人意识,强化课程思政的责任担当。
3.学生管理精益求精
课程团队在思政元素的选取上,结合海员职业特征和海军预备役的职业属性,将半军事化管理引入专业课堂管理,注重学生军政素质养成,培养学生积极进取、吃苦耐劳、艰苦奋斗的职业精神,塑造有责任、有担当、有胸怀的职业形象,该模式的引入既保证了课程教学的质量,更培养了学生满足岗位需求的服从意识、服务意识、团队协作的职业品质。